钟志诚 研究员

钟志诚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人才

客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凝聚态理论;关联电子材料计算

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在2011年获得荷兰特文特大学(Twente University)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4年在维也纳技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在德国做洪堡学者以及马普固体物理所博士后。2017年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担任研究员。2024年起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任长聘教授,同时客聘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前沿科学交叉研究中心。

近15年来一直从事复杂氧化物界面的理论研究,融合了多种理论方法,包括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瓦尼尔投影、紧束缚模型、自旋轨道耦合模型、强关联模型、动态平均场理论、输运理论、以及自旋-电荷涨落理论,从多个的角度和层次发展融合计算方法。与多个国际知名的实验小组建立并且保持良好的合作,多项理论预测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在复杂氧化物界面领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第一理论作者在物理及材料领域的主流期刊发表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包括Nat. Phys./Mater./Catal./Comm. 5篇,Phys. Rev. X/Lett. 9篇,Phys. Rev. B/Appl./Mater. 38篇,Adv. Mater. 11篇,Nano Lett. 6篇,Acta Mater. 2篇,PNAS 1篇等。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论文8篇,所有文章总引用为5000次(Google Scholar 2024年4月数据),其中两篇PRB文章(第一兼通讯作者)的单篇引用超过300次。受邀在美国MRS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Spring Meeting 做邀请报告;两次受邀撰写专著独立章节(Springer 和 Elsevier 出版社);并受邀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期刊编委会成员。近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模拟,与鄂维南院士开展了深入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材料”的科研新范式,有望突破计算尺度受限的瓶颈,解决该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