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AI+新材料”宁波市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关于组织申报“AI+新材料”自主立项开放基金项目的通知
为促进跨学科交流,推动交叉学科创新,布局重大项目和整合优势资源,在宁波市级财政资金对“AI+新材料”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的支持下,根据《宁波市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甬科外〔2024〕92号)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AI+新材料”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科材字〔2025〕62号)(https://oa.nimte.ac.cn/public/article.view.php?id=18819)等有关政策文件,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交叉中心)组织2025年度“AI+新材料”自主立项开放基金项目有关立项工作,现面向各科研团队和全所科研人员开放申请工作。有关要求如下:
一、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类型:
1.重点项目(可下设若干子课题):
重点项目由交叉中心统筹立项,旨在支持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年度立项数不超过1项,每项资助经费不超过100万元,资助周期2年。项目负责人一般具备正高级技术职称,并具有较强的统筹管理能力,实质性参与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重点项目下可设若干课题,设项目负责人1名,每个课题设负责人1名,项目负责人可兼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2.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年度立项数不超过10项,每项资助不超过20万元,资助周期1年。项目负责人应在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积累,年龄不超过40周岁。鼓励所内不同团队间联合申请。
总体要求:开放基金项目主要面向宁波材料所科研人员开放申请,根据研究方向,自主命题,鼓励合作。所有项目不设参与单位,经费不外拨。项目研究内容不得与其他实验室自主立项项目重复,或申报内容与已获得纵向项目支持的内容重复。
(二)研究方向:
开放基金的研究方向与“AI+新材料”宁波市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的科研布局一致。
方向1:AI+材料智能计算与设计,重点支持:
1.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材料跨尺度建模与全流程计算
2.多模态数据库与数据驱动的材料设计平台
方向2:AI+新材料创制方向,重点支持:
1.AI+高性能合金新材料创制
2.AI+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制备
3.AI+磁电功能材料设计
4.AI+高频低损耗软磁材料设计
5.AI+高效能源转化与存储关键材料设计
(三)项目评审与立项方式
项目申请人填写《“AI+新材料”宁波市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开放基金自主立项项目申报书》。交叉中心对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提交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受理的项目进行函评和会评。最终根据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建议确定资助名单。
二、申报时间安排
(一)申报书提交截止时间:9月23日 17:00前,通过邮件发送申报材料(申请书PDF版含签名扫描件1份、可编辑word版本1份)至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aircenter@nimte.ac.cn)。申报书参照附件填写,提交申报材料不得含有涉密信息。
(二)专家评审时间:10月10日前。视具体情况调整,以后续通知为准。通过立项评审后,补交全套纸质申请材料原件,一式2份。
三、验收要求与成果管理
开放基金课题项目验收要求:组织项目验收会,按照任务书约定的目标验收。开放基金相关成果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以“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为署名单位。结尾致谢宁波市“AI+新材料”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Talent Hub for “AI+ New Materials” Basic Research)。为加强人才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实现科研数据资源的集中整合与高效利用,与项目成果相关的数据(计算数据、实验数据和科研论文等)需汇交至交叉中心智能数据平台。
四、经费管理和使用要求
经费开支范围限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AI+新材料”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业务费,即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等。项目经费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研究所财务制度,不得用于人员费、招待费、日常办公费等支出,不得开支应由个人负担的有关费用和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偿还债务等。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沈文婕
联系电话:0574-86686525